石家庄 发表于 2016-3-30 00:12:42

张家口纺织业起源于大境门

遥想大境门张家口南依京津,西靠三晋,北出长城直达蒙古草原,是通向西北的交通要冲,又是蒙汉贸易中心,是祖国北方着名的商埠与军事重镇,素有“塞外明珠”和“皮都”之称。这里物产丰富,地理条件良好,是发展工业生产的好地方。原张家口市棉纺织厂全体干部合影(于1969年)解放前张家口虽有一些工业,但很不发达,特别是纺织业几乎没有,一片空白。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城市工业生产的发展十分重视。除了巩固和发展原有的企业外,新建了一些国家和市场需要的企业。张家口和全国一样,为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活跃市场,建起了重工业、轻工业、化工业、纺织工业等多种行业,形成了一座新型的工业城市。张家口是一个生产粮食的地区,又是畜牧业基地,坝上生产的燕麦(莜麦)和胡麻全国居首,蔚县的大麻驰名中外。羊毛、胡麻秸和大麻是纺织产品的主要原料,所以发展纺织业势在必行。1948年12月张家口刚刚解放,市粮食局的面粉厂生产的大量面粉供应军队及市民食用。因没有配套生产包装面袋的厂子,影响着面粉厂的生产。市领导对此十分重视,责令市供销社解决这一问题。市供销社首先组织起大境门内的上堡和新华街一带旧有的个体小作坊,用手工生产方式,生产面袋,解决面粉厂的包装问题。开始组织起九个生产小组,后来发展到三十多家作坊生产面袋。个体的、一家一户的生产仍不能满足面粉厂的需要,市供销社牵头四十九名社员每人投资三十元组织起了棉纺织生产合作社。1951年社员发展到了一百多人。从此张家口市棉纺织生产合作社正式成立。虽然成立起了合作社,有组织地进行生产,但生产还是分散的、落后的,遍布全市,交通不便,不好领导和管理,且设备陈旧,生产效率很低,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和需要。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必须有集体的大生产、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于是,供销社将分散的小作坊集中到靠近大境门内的明德北街149号院内,安装了木架人力织布机二十台,开始了半机械化的操作。虽然效率有了提高,但还是落后的,不能满足需要。到1952年4月,生产有了发展,棉纺织合作社有了积累,将人力织布机改装成电力天轴带动织布机,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产量比原来提高了四五倍,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尽管这样,仍然不能满足面粉厂的需要。同年,合作社又接收了新华木材厂(明德北街四医院处),成立了棉纺二分厂,织机和辅助机器改为电力地轴带动生产,又较前先进了一步,效益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形势越来越好,职工们的士气更加高涨,为发展纺织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棉纺织合作社有了两个厂子,工人多了,机器多了,生产也形成了规模,逐步走向正规生产和管理。市委组织部和三区团区委到该厂组建党团组织,形成了一个正规的工厂。1954年1月两厂合并,厂址迁到桥西区冯窑厂前街十九号。职工发展到了四百多人。本着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活跃市场,增加花色品种的原则,厂子继续扩大,1955年将机器再一次更新,安装了铁架织布机,淘汰了落后的木架机,购置了天津制造的中兴、双兴、德和三种名牌铁制织布机。从此产品多了,质量高了,产量大了。生产的品种有:42支两股冲服呢布,42支两股付绸布,42支×21灯心绒,21支×21核桃呢布,32支×21花格布,32支×21花条布,21支×21麻纱布,21支×21白市布,32支药布,42支两股双面卡叽,42支两股单面卡叽,21支斜文布,42支两股人字呢布,21支褥单布,42支两股豆包布等。年创二十余万元的利润。到1956年公私合营,市里成立了行业联合社。棉纺织生产合作社由集体所有制转为了全民所有制的国营企业,资金有了保障,厂子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职工情绪空前高涨,生产已经稳定,基本上走向了正规。在确保棉纺织产品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合作社于1957年又利用原有的旧设备试制亚麻产品。亚麻是坝上的胡麻秸,过去人们当柴烧,没有充分利用。胡麻秸坝上很多,原料充足成本又低,很有开发价值。由于领导重视,加上工人们的努力和技术人员的结合,很快生产出了亚麻产品,品种有:楼梯布,楼道毯,纺织垫,提花毯等产品。这些产品由于是一种新型的品种,市场上很受欢迎,除国内销售外还销售国外,不但为国家创造了利税,还创造了一定的外汇。随着形势的发展,联社更名为“张家口市棉纺织厂”。到1959年织布机发展到一百多台,日产各种布匹一万多米,一等品率达到了99%,年盈利五十多万元。1960年亚麻车间迁到工业大街淀粉厂院内(现电池厂)单独经营,独立核算,命名为“张家口市亚麻纺织厂”,后来又迁到串窑街,就是现在的“张家口市第四毛纺织厂”,产品改为了生产毛呢。棉纺织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为棉纺织厂。张家口市桥西区马家花园有一处荆柳编社,后来改为了第二纺织厂,因设备简陋,又没有技术人员,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低,销售不出去,于1963年合并到了棉纺织生产合作社,作为一个车间,生产棉毯。后来这个车间迁到了新华后街,独立经营,单独核算,成立了“张家口市棉毯厂”。后改为“张家口市第二毛纺织厂”,产品也由原来的棉毯改为了毛呢。张家口坝上有畜牧业,有的是羊毛,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棉纺织厂又开始试制毛纺织产品。首先给张家口铁路分局生产了二十吨轴头用的毛纱。毛纱试制的成功,大大地鼓舞了职工的士气,增强了再生产的信心。棉纺织厂继续试制毛纺产品,接着又试制出粗纺毛线,提花毛毯,素毛毯,粗毛呢,马裤呢,人字呢等毛纺织产品。毛纺车间形成了规模,销路又很可观。到1965年将毛纺车间迁到串窑街原制糖厂院内,发展成为七千五百枚纱锭,年产两千吨绒线,税利一千五百万元的中型毛纺织企业“张家口市毛纺织厂”。主要生产精纺毛线和毛毯,尤其是“红灯牌”毛毯驰名中外,得到了香港《大公报》的报道,中央领导叶剑英同志曾来厂视察,该厂生产的“双凤”牌毛线畅销全国各地,是张家口的骨干企业。为了充分利用坝上的羊毛资源,发挥张家口的毛纺优势,市领导决定将该厂的毛条车间和毛毯车间分别再建成两个厂子。在高庙建立了年产一千四百吨毛条的“张家口市毛条厂”,该厂后来上了精纺,改为了“张家口市第五毛纺织厂”,成为了一个拥有两千二百多人,年产精纺面料一百二十万米和一千四百吨毛条的国家大型二类企业。在纤维厂院内建起了“张家口市毛毯厂”,生产毛毯,该厂生产的“三羽”牌毛毯是国内品牌产品,也是市场上畅销产品。后在清河北路建起了“张家口市地毯厂”,在沈家屯建起了“张家口市第二地毯厂”,在柳树屯建起了“张家口市羊毛衫厂”。张家口的八个毛纺织厂,两个地毯厂和一个羊毛衫厂,形成了张家口的一整套毛纺织企业,活跃在塞外山城,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国出口日本亚麻纤维,又从日本进口用我们的亚麻制成的富强纤维布。为了给国家争光,为人民争气,1966年张家口棉纺织厂又接收了国家科委交给的试验富强纤维的这一光荣任务。富强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粘胶长短纤维,干强、湿强都高于棉花。纺织厂接收了这一任务后,为了尽快投产,在六十五军政委贺明同志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市革委会的领导下,全市发起了一场全民动员,全民参战的人民战争。纺织厂群策群力,发挥科技人员的智慧,因地制宜,打破洋框框,采用了简化办法,将富强纤维很快地试验成功,建成了一万枚纱锭的“张家口市七一化学纤维厂”。产品有:58支×46支平布,72支×54支吡叽布,72支×54支人字布,72支×54支斜文布,72支×54支花格布,72支×54支花条布等。该厂后来改为了“张家口市棉纺织厂”。1969年文化大革命后期,张家口市五七干校有一批干部不好安排工作,市委决定这批干部自谋出路,派原计委主任高顺增同志和原卫生局长牛峰同志到棉纺织厂座谈,研究为这批干部谋求出路的问题。经过调查研究和到外地考察,商定办一个年产二十万条床单的厂子。经过半年时间的筹建,建成了“张家口市五七床单厂”。生产出的产品有:6×7印花床单,5×7印花床单,4×6印花床单,3×6印花床单等。毛巾有:白毛巾、条毛巾和印花毛巾。到1981年创造产值一百五十万元,生产各种床单十七万条,各种毛巾一百六十万条,盈利十万余元。不但解决了一批人的就业问题,还给国家创造了一些利税。1956年桥西区冯窑厂后街有一个针织生产合作社,主要生产线袜子和毛巾。因设备陈旧,管理不善,技术水平低,企业亏损,工人发不了工资。市领导决定合并到棉纺织厂,为棉纺织厂的一个车间。棉纺织厂接管后加强了管理,发动职工艰苦奋斗,努力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打开产品销售门路,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扭转了亏损,有了一些盈利。1957年又改为单独核算,独立经营,建起了“张家口市第一针织厂”。后来张家口还建立了“张家口市第二针织厂”、“张家口市色织厂”、“张家口市印染厂”等纺织企业,形成了毛纺、棉纺和化学纤维等多方面的纺织行业,所生产的产品占领了一定的市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张家口纺织企业的兴起与演变是不平凡的,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少到多,滚雪球似得一个一个的滚了出来,逐渐地发展和壮大起来,在上世纪为国家创造了一定的利税,为繁荣经济,活跃市场和人民的生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随着时代的潮流,形势的发展,人民生活用品的饱和,纺织品产大于求,纺织行业也就越来越不景气了,产品销售不畅,开始下坡,有的企业关闭,有的企业转产,逐步走向消失。(张家口新闻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家口纺织业起源于大境门